好的,我帮你把文章改写一遍北京科汇配资,保持原意和字数相近,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:
---
苏联解体后,俄罗斯的军事技术逐渐走下坡路,基本上靠吃苏联留下的“老本”维持。
但作为当年全球超级大国之一,苏联遗留下的庞大军事工业体系,使得俄罗斯至今仍能依靠这些先进装备撑了30多年。即便如此,俄罗斯现有不少军事装备在国际上依旧属于先进水平。
那么,对比我国军工实力,目前俄罗斯还有哪些装备是中国值得学习和引进的呢?
在现役装备中,俄罗斯对中国最具吸引力的主要有两款:一是“北风之神”战略核潜艇,二是米-26型重型直升机。
展开剩余85%在核潜艇领域,众所周知,中国的核潜艇仍存在明显短板。无论是攻击型的093系列,还是战略核潜艇094型,其性能指标与美俄现役的顶尖核潜艇相比都有较大差距。
事实上,在全球能够制造核潜艇的国家中,中国已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。现今全球只有六个国家具备核潜艇制造能力,除了五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外,还有印度。印度的核潜艇技术最为落后,中法英三国处于中游水平,美俄则领跑世界。
中国核潜艇主要在体积、静音能力和空间利用率等方面落后。
体积方面,我国093型攻击核潜艇潜航排水量约7000吨,而美国同级别的海狼级潜艇潜航排水量达到9000吨,俄罗斯的亚森级更是接近1.4万吨。
战略核潜艇体积差距更大。我国094型潜艇潜航排水量约1.1万吨,美国俄亥俄级现役潜艇潜航排水量为1.8万吨,约大30%。而美国新一代哥伦比亚级潜艇预计潜航排水量达到2万吨北京科汇配资,几乎是094的两倍。俄罗斯的北风之神潜艇更是达到约2.4万吨,几乎是094型的两倍多。
静音方面,从094潜艇表面的“龟背”设计就能看出,其静音效果难以与造型更为流线、技术更先进的北风之神级和俄亥俄级相抗衡。
空间利用率则主要体现于潜艇内部结构设计合理性。潜艇设计越科学合理,空间利用率越高,能在有限体积内为武器系统和人员提供更多空间。094潜艇的“龟背”暴露出设计缺陷——如果结构设计更先进,潜射导弹发射筒可以完全隐藏在潜艇内部,而不必凸出艇体形成明显隆起。
综合来看,俄罗斯在核潜艇技术上相较中国仍具明显优势。若中国能引进北风之神潜艇相关技术,消化吸收后将极大推动我国核潜艇研发水平的提升。
在直升机领域,中国同样存在短板。
我国直升机工业起步较晚,且曾因自主研发的直-7项目夭折,导致人才断层,技术积累不够,因而与美俄相比仍有明显差距。
以直升机体型为例,中国最大的直升机是仿制法国“超级黄蜂”的直-8系列,其中最大型号直-8L的最大起飞重量约为15吨。自主研发的直-20通用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约为10吨。
相比之下,美国最大的CH-53K“种马王”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达40吨,而俄罗斯的米-26“光环”直升机则重达56吨。
米-26以其巨大的体积和重量载荷能力著称,最大挂载量超过20吨,既能在机内装载重型装备,也能外挂大量物资。它甚至能一次运输一台重型挖掘机。2008年汶川地震时,中国正是租用了俄罗斯米-26直升机,将几台挖掘机空运到唐家山堰塞湖坝顶,成功化解了堰塞湖的巨大安全隐患。
对比之下,我国最大的直-8L直升机只能算是“小型卡车”。
直升机无论在民用还是军用领域都极为重要。民用方面,米-26在森林火灾扑救、灾区物资运输及人员转移方面优势明显。军事方面,其20多吨的载重量能一次性携带一辆装甲车,对于我国与印度等边境地区可能出现的冲突,米-26能快速将重型装备运输至高原等地形复杂区域。
由此不难理解米-26这类重型直升机对中国的吸引力为何如此巨大。
除了上述两款装备外,也有人认为俄罗斯的S-500防空系统和图-160轰炸机对中国有价值。
不过实际上,这些装备对中国的意义已不大。比如图-160轰炸机,虽然我国目前缺乏类似重型轰炸机,但正在自主研发轰-20隐身轰炸机,设计理念与图-160截然不同。轰-20定位接近美国B-2隐形轰炸机,具备更先进的隐身与作战能力。
因此,图-160即使采购,服役后也难以无缝融入我国现有空军体系。
关于S-500防空系统,很多人认为中国需要,是因为中国曾引进过俄罗斯的S-300和S-400系列。
但其实中国已有与S-500同级甚至更先进的装备,那就是“红旗-19”防空系统。两者均属于战略防空体系,能拦截中程弹道导弹甚至洲际弹道导弹。凭借雷达技术优势,红旗-19在综合性能上明显优于俄罗斯的S-500。
---
信息来源:
1. 北京日报客户端·《防空反导新突破!首次亮相航展的红旗-19导弹有何特别之处?》
2. 澎湃新闻·《一个顶俩:米-26这样的重型直升机,要不要多来几架?》
3. 人民资讯·《号称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直升机,机身全长达41米,米-26有多能装》
---
你觉得这样的改写如何?如果需要北京科汇配资,我还能帮你调整风格或者再加点细节。
发布于:天津市易倍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